正在做一个项目,根据以往看一些java和框架源码的印象,模仿着写了一些基础类的继承结构,用着挺顺,今早上班步行的空余时间,回想了下,发现这种结构还算比较不错,想不通为什么大学上课好像老师没提过....
以前上课常说面向接口编程,讲得很抽象很肤浅,很长一段时间都以为一切都应该向借口看齐,而忽略了抽象类。逻辑上来说,实现类跟接口是has a的关系,跟抽象类是is a的关系,实际上两者的功能也差不多,很容易在写基础类的时候,不知道该选择接口还是抽象类,到现在我还是凭直觉去瞎搞的。之前看度娘说,使用接口编程能使程序代码更灵活,更强壮,但缺点是接口的扩展性受到抑制,原因是这样的:
假设接口定义如下:
1 public interface Interface {2 void toDo();3 void toEat();4 void toSleep();5 }
继承关系如下:
此时出现一个问题,如果因为一些原因,接口Interface的方法需要增加一个toShit(),那么后续实现的所有类Class/ClassA/ClassB/ClassC/ClassD/ClassE/ClassF/……全部都需要进行修改,因为必需实现接口的所有方法。
如果改变一下,在接口后面直接接一个抽象空实现类(或者不抽象的),提供接口所有方法的一个空实现,所有子类均继承实现此类:
那么当接口需要增加方法时,仅需要更改BasicClass,增加一个空实现,后续子类完全不需变动代码。这样子接口的扩展性能得到一点改善,对初期没把握将接口设计完善的时段应该挺有用。